主題講者:衣若芬教授 Keynote Speaker: Professor I Lo-fen

主題演講(中文):漫畫文圖學視野下香港創作的《時局全圖》及其影響 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衣若芬教授作為我們會議的主題講者。衣若芬,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曾任中文系系主任。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新加坡註冊社團文圖學會創始人暨現任會長。中國蘇軾學會理事。四川師範大學三蘇文化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韓國全球文化內容學會國際理事。曾經任職台灣大學、輔仁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受邀於美國斯坦福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客座講學授課。受邀於韓國外國語大學、首爾大學、日本國立奈良女子大學、東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校講課。中國中央電視台大型人文記錄片《蘇東坡》海外講述人。規畫主持多個大型國際合作專案。製作主持播客「有此衣說」和Youtube.Bilibili節目。文學創作榮獲台灣大學新詩獎。學術研究榮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國科會吳大猷先生學術成就獎、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出版獎助。教學榮獲南洋理工大學許文輝學術獎。John Cheung Social Media Award。”研究領域為文圖學、東亞文化交流、新加坡文史藝術、三蘇研究。出版學術專書15本,主編及合編論著12本,期刊和專書論文超過160篇。小說和散文創作19本。作品多次榮獲蘇東坡主題書單、《聯合早報》年度好書。研究著作等内容詳參個人專網lofen.net Keynote Speech (In Chinese): The Cre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Situation in the Far East” in Hong K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 and Image Studies on Comics We are honored to welcome Professor Read More …

Call for Paper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ong Kong Studies from a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第二屆「跨學科視角下的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徵稿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ong Kong Studies from a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has concluded successfully. We sincerel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第二屆「跨學科視角下的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完滿結束,感謝各位支持參與。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ong Kong Studies from a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e invite submissions Read More …

研究團隊發表效率測量於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投資的應用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於學術期刊「金融經濟學年鑑」(Annals of Financial Economics)發表題為「比較國際和本地ESG評級的財務績效效應:兩階段DEA方法」(Comparing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ESG Ratings: A Two-stage DEA Approach)的學術文章,分析了效率測量於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投資的應用。有關研究為香港樹仁大學資助項目「檢驗部分凸生產技術的存在性」(URG/23/16)成果的一部分。 論文摘要(英文): ESG rating divergence is an important empirical and debatable issue that can lead to confusion from corporate users [Berg, F, JF Read More …

《宣教:昔日故事,未來想像》 座談會暨新書發佈及導賞活動

2024年是香港神託會轄下靈基營建成一百周年。靈基營現時為二級歷史建築,本身極具保育價值。有見及此,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BEPP)與香港神託會(以下簡稱神託會)合作,進行「香港神託會—靈基營100周年研究及推廣計劃」,經過接近一年時間的研究,BEPP與神託會於2024年12月28日於靈基營舉行「靈基100周年宣教‧文化‧保育座談會暨新書發佈會」,向公眾介紹計劃成果《靈基壹築:見證百年香港社區故事》,及研究過程中有趣發現。 《靈基壹築:見證百年香港社區故事》由BEPP主任李樹甘博士主編,宏恩基督教學院助理教授兼BEPP研究員林皓賢博士連同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兼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德詩婷博士(Naomi Thurston)和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講師霍揚揚博士合作撰寫。是次坐談會上,首先由神託會主席劉應彬先生致辭以及由靈基學校校友林世忠牧師分享當時的生活點滴。及後李樹甘博士分享了基督教在香港不同年代的社區參與,與及宣教士工作與香港社區發展的關係;神託會行政總裁余振達博士與林博士及德詩婷博士以清談方式,分享了他們的發現及觀察所得,強調靈基在香港社會變遷中的重要角色。座談會最後,由「港識多史|香港歷史社會研究社」創辦人黎善珩先生談及靈基營的保育及文化遺產議題,作為導賞活動前的導論,隨即開始歷史導賞活動。導賞活動分為四條路線,詳細介紹這座建築物的中西合璧特色及其不同時期的用途變遷。參加者對這處百年古蹟的人文故事尤其感興趣,例如學生在逃課時躲在榕樹下休息,以及連接校長宿舍的百年歷史木梯等。活動反應熱烈,充分展現了聽眾對香港歷史遺產保育的高度關注。 是次座談會逾90多人出席,座無虛席,體現靈基營之良名遠播。

研究團隊發表效率測量模型構建的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於UTD24頂級學術期刊「運籌學」(Operations research)發表題為「常規可變規模收益生產前沿和效率測量」(Regular 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Production Frontier and Efficiency Measurement)的學術文章,分析了常規可變規模收益生產技術的構建及其效率測量的應用。有關研究為研究資助局2021/2022年度本地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下的「教員發展計劃」資助項目「結構效率測量的統一框架:理論與應用」(UGC/FDS15/E02/21)成果的一部分。 論文摘要(英文):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empirical production frontier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 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frontier, has a convex technology set and displays a special structure in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