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BEPP)與多個本地教育及青年組織合作,完成一項有關本地中學生對職業專才教育(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簡稱VPET)認知與態度的研究。是次研究旨在了解VPET在學生心目中的定位,以及這些觀感如何影響其升學選擇,並進一步就香港職專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具體建議。
研究由BEPP聯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香港內地經貿協會、職專教育委員會及香港人才大融合促進組共同進行,並獲香港教育研究院支持。研究採用問卷方式,經由學校發放予中三至中六學生,最終收回204份有效問卷,當中八成以上為中五學生。研究結果於2025年8月4日記者招待會發佈。
主要研究發現
1. 學生對職專教育的認識有限
儘管約六成半受訪學生表示曾聽過VPET,惟只有17.6%表示「清楚知道其內容」,另有34.3%從未聽聞相關詞語,反映普及推廣工作仍有進一步加強的空間。
2. 社會觀感與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多數學生認為社會對VPET的印象偏向負面。55%受訪者同意「成績較差才會選擇VPET」這一說法,突顯相關教育模式仍面對根深蒂固的偏見。
3. 傳統學位路徑仍為主流選擇
學生對升學途徑的首選依然以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為主,其次為副學士、高級文憑及銜接學位課程。與此同時,僅有9.8%學生清楚知道「應用科學大學」制度,而61.3%從未聽過,顯示與VPET相關的升學選項未受廣泛認知。
4. 升學決策重視興趣與前景
學生在高中選科及大專升學時普遍以個人興趣及未來職業前景為主要考量因素,反映他們傾向選擇能夠結合興趣與實際發展的課程。
5. 家長對學生升學選擇具重大影響
研究顯示,學生在選擇升學路徑時,父母的意見影響最大,超過學校老師及同儕,突顯家庭因素在教育決策中的主導地位。
政策建議
為回應研究結果,研究團隊提出以下六項政策建議:
- 推行以興趣為本的職業規劃支援:建議在中學早期實施以興趣導向的職涯規劃,協助學生認識自身強項,並銜接職專教育路向。
- 提升應用學習課程(ApL)的質素與認受性:強化ApL課程與業界需求的對接,並爭取其在DSE中取得與學術科目同等地位,鼓勵更多學校開設。
- 改善社會觀感,推廣雙軌制度:建議長遠推行類似德國的「職學雙軌制」,拓展職專教育的社會定位,並引入更多行業參與。
- 強化與高等教育的銜接機制:容許完成認可職專課程的學生報讀大學課程,並發展資歷轉換橋樑課程。
- 建立清晰的職業進階路徑與就業支援:包括技術員認證制度、與業界合作的實習訓練安排,以及稅務或培訓激勵政策。
- 對接再工業化與新興行業需求:推動VPET課程涵蓋先進製造、綠色科技、人工智能等範疇,與香港的產業發展方向接軌。
研究揭示職業專才教育在中學生中的認知度仍有待提高,並顯示即使學生在選擇升學時重視興趣與前景,但現行制度與社會觀感仍令職專教育難以成為主流選項。研究團隊期望透過具體政策建議,為香港構建更具彈性及多元的教育生態,發揮職專教育在培育未來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 相關報導連結: